top of page

失眠的幾大類型

認識睡眠之後,就可以來看看影響人體,導致﹁失眠﹂的成因以及類型。

失眠這個症狀困擾著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分類失眠的方法很多,一般來說,臨床上認為的失眠診斷有四個方向:

1. 難以入睡

2. 時常醒來

3. 提早醒來且無法再入睡

4. 白天的活動受到干擾,如疲憊、認知情緒受到影響


從性別上來看,女性失眠的比例高於男性,因為更年期時經期不穩,使得賀爾蒙中褪黑激素分泌會減少,且有盜汗、潮紅等狀況,將導致失眠狀況更加嚴重。


到底為什麼會失眠?

失眠的成因相當複雜,對於失眠的原因是原發性或次發性也很難區分,並且有時候這些因果關係是具雙向關係的,失眠時間越長,相關性越大。在台灣,失眠的分布原因大致上有三大區塊:因內外科疾病引起的失眠、跟精神狀況有關與來自失眠之後的焦慮


其中內外科的疾病如胸悶、胃食道逆流、糖尿病等;跟精神狀況有關是指如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情形;同時也要注意來自失眠後的焦慮,是指「因為過去失眠的經驗,導致發生不好的事情」,因此把失眠的焦慮放大了。


舉例來說,曾經因為失眠精神不好,結果開車時出了車禍,因此內心會開始有錯誤聯結,認為「只要一失眠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像這樣把失眠災難化的想法一旦發生,就容易產生預期性焦慮,擔心如果睡不著該怎麼辦?然而,過度在意睡眠將會導致啟動大腦的警戒系統,這會讓人體無法放鬆,也因此更不容易進入睡眠的狀態。


因此,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對於睡眠的期待!人們對一件事情的期待其實是可控的,因為先入為主的預期性焦慮將會帶給人相應的行為制約反應,這不但會讓情緒受影響,更會容易選擇錯誤的行為,造成失眠的惡性循環,因此,緩解因害怕睡不著伴隨而來的焦慮是讓睡眠可以順利的其中一項因素。將上述3大區塊細分後,檢視看看自己的生活型態是否有下頁這六個常見狀況:

易焦慮型

即使身體已經很累了,大腦卻停不下來,容易擔心東、擔心西的人格特質,其導致失眠的機

率較高;或是有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也比較容易失眠。

經驗引起的失眠型

常見的顯著失眠類型,因為過去失眠的經驗對隔天活動的負面影響,使得內心不斷的自我暗

示「我會失眠、我會睡不著」,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睡眠,甚至看到寢具會有焦躁感,在惡性

循環之下,對睡眠失去信心,造成慢性失眠。

情境式壓力型

完美主義、結婚、環境吵雜、光害或是突然遭逢重大意外等生活壓力事件,使精神處在一個

過度緊繃的狀態,壓力障礙讓自己無法放鬆,導致無法入眠。

生活型態不規律型

像是需要輪班的工作者,或是從事媒體工作、記者等,此類型的人因為工作時間的不固定,

而使得睡眠時間跟著位移,生理時鐘習慣無法建立,容易有睡眠的問題。

白天活動量小型

生活型態比較靜態或是受限制的人,可能會覺得在晚上很難入睡,因為在白天都沒有活動或

消耗體能,部分年長者晚上失眠也是這個原因所造成。

藥物障礙型

服用安眠藥物產生耐藥性、突然停藥,睡前喝提神飲料,或是有喝酒的習慣,但因酒精作用,而導致整晚睡眠斷斷續續或是多夢的狀況發生因而失眠。


Tips 褪黑激素是什麼?

它是一種受光的強度影響而有週期性高低分泌變化的睡覺賀爾蒙,在夜晚時會告訴大腦「現在

該休息了」的激素,降低神經運作,因此會有部分需要調整時差的人會透過服用褪黑激素改變睡眠的時間區段。


本文出自:《女人下班後》vol.6


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